日本人为何选择在8月15日投降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,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。这一决定不仅结束了长达六年的全球性冲突,也深刻影响了日本的历史走向。为何日本在如此关键的时刻选择在8月15日宣布投降?这背后有复杂的历史背景、政治考量以及文化因素。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日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,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。这一决定不仅结束了长达六年的全球性冲突,也深刻影响了日本的历史走向。为何日本在如此关键的时刻选择在8月15日宣布投降?这背后有复杂的历史背景、政治考量以及文化因素。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日
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由吉林广播电视台精心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《重见天日——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》,将于8月13日至15日,在吉林卫视每晚21:00播出。该片首次全景式揭露日军列为“极密”的辽源战俘营内隐藏的历史真相。
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吉林广播电视台推出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《重见天日——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》,首次揭露被日军列为“极密地标”的西安战俘营(今辽源市)真相——这里曾囚禁过16位盟军高级将领,是日军“人盾计划”的最后据点!
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(时称“奉天俘虏收容所”),日本在二战时期关押了盟国战俘2000余名。
春秋时期齐国被尊称为“兵圣”的孙武,绝对是军事史上一座高耸的丰碑。他撰写的《孙子兵法》仅有十三篇,但其中却蕴藏着无限的军事智慧。诸如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”这样的理念,历经千年依旧闪耀着光芒,为后世的军事家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养分,称得上
这是我在知乎碰到的提问,最初的问题是“在二战期间,美英盟军有实力击败希特勒,为何还要给苏联提供军事援助,从而给自己埋下隐患呢?”由于题目对字数有限制,所以进行了修改。
1940年的西班牙,刚从内战废墟中爬起,却迎来了二战的风暴。佛朗哥,这个在内战中胜出的独裁者,左右逢源——一边出口军火给德国,一边与盟军套近乎。
孙武,这位春秋时期齐国的“兵圣”,无疑是军事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。他所著的《孙子兵法》,短短十三篇,却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军事智慧,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”等理念,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,为后世军事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,堪称全球军事领域的瑰宝。
不知道是受到什么样的蛊惑,居然认为二战时期英美具有打败希特勒的实力,要知道,在1944年纳粹覆灭前半年的阿登战役,差点端了英美老窝。只是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,所以很多我们所看到的只是那些宣传者让你看到的,你看,现在西方都宣传二战是希特勒和苏联发动的,打进柏林的是
为了尽可能地机动,101师师长泰勒将军的滑翔机带进来的大多是吉普车,而不是火炮。英国人晚到了艾因霍温,这个事实是一个打击。泰勒本来希望,能够得到连绵15英里的走廊里的坦克手们大炮的支持。泰勒的荷兰联络官发现了形势的真相,美军第101空降师将不得不比预期时间更久
本文原载于《兵器》杂志2023年07月刊,转载时重新进行了二次内容完善及编辑、补充部分插图,以与同好共同分享。个人认为《兵器》是一本专业、客观的军事杂志,推荐持续订阅,丰富自身的军事及政治知识。将家中杂志数字化保存同时进行转载的文章,虽多年份较久,但一是已经足